• 官网首页

  • 关于新雷

  • 产品中心

  • 新闻资讯

  • 服务支持

  • 联系我们

行业动态

为您推荐公司及行业的前沿资讯

网站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资讯>>行业动态

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欠注现象,如何解决?

浏览人数: 98 次 更新时间:2024年12月04日

  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欠注现象,即料流末端出现部分不完整现象或一模多腔中一部分填充不满,特别是薄壁区或流动路径的末端区域,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。以下是一些针对欠注现象的解决方案:

  1、检查注塑设备:

  确保注塑机的 注塑量大于产品重量(包括制品、流道、飞边等),通常注塑总量应保证在 注塑量的85%以下。

  检查注塑机的螺杆、炮筒、射嘴等部件是否有磨损或漏胶现象,确保熔胶能够顺利输送到模具中。

  2、改善原料流动性:

  在原料中增加适量的助剂,如增塑剂、润滑剂等,以改善树脂的流动性能。

  检查原料中的再生料比例,适当减少再生料的用量,以提高熔胶的流动性。

  3、优化模具设计:

  合理设置浇道位置,扩大浇口、流道和浇口尺寸,以减小流体阻力。

  采用较大的喷嘴,确保熔胶能够顺利进入模具。

  改进模具的浇注系统,如采用分流道平衡布置的设计方案,使各型腔能同时充满。

  检查模具排气系统是否良好,必要时在欠注部位设置排气槽或排气孔。

  4、调整工艺参数:

  提高料温和模温,以增加熔胶的流动性和延长充模时间。但需注意避免料温过高导致熔料分解。

  适当增加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,以提高熔胶的充填能力。但需注意避免注射速度过快导致熔体破裂。

  选择适当的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,以防止熔胶在充模过程中发生回流。

  5、清理模具和注塑机:

  定期清理模具和注塑机的流道、浇口等部件,防止冷胶、杂质等堵塞充胶通道。

  检查并修复模具和注塑机的磨损部件,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
  6、优化产品设计:

  在设计塑件的形体结构时,注意塑件的厚度与熔体充模时的极限流动长度的关系。通常塑件的厚度在13mm之间为宜,大型塑件的厚度可适当增加至36mm。避免塑件厚度过薄导致熔体流动受阻。

  对于形状复杂且成型面积较大的制品,可采用多点进料的方式,以减小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。

  综上所述,解决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欠注现象需要从设备、原料、模具设计、工艺参数、模具和注塑机清理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。通过综合考虑和采取相应措施,可以有效解决欠注问题,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
* 部分文档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

江苏新雷模塑有限公司

电 话:0515-89806501

传 真:0515-89806502

联系人:杨经理

邮 箱:xlzl@xlpmould.com

盐城地址:江苏省盐城市亭湖经济开发发恒太路6号

浙江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尖山新区洋山路12号

    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金牛路2号

扫一扫 联系我们